

400-6666-588
400-6028-090
400-0035-665
400-6608-211
泉州師范學院簡介Quanzhou NormalUniversity
(國標代碼:10399)
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
福建省示范性應用型本科高校
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單位
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yǎng)計劃學校
蟬聯(lián)七屆省級文明學校(文明校園)
福建省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造教育示范建設高校
福建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泉州師范學院坐落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首屆東亞文化之都、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經(jīng)濟總量連續(xù)21年位居全省首位?,F(xiàn)有三個校區(qū):東海校區(qū)、詩山校區(qū)和江南校區(qū),占地1815畝。
學校下設二級學院17個,全日制本科招生專業(yè)55個。面向全國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1.8萬人。
現(xiàn)有省級科研創(chuàng)新平臺36個,館藏圖書近200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逾3億元。有省級學科14個,其中音樂與舞蹈學入選福建省一流學科;福建省應用型學科6個;福建省重點學科7個。
學?,F(xiàn)有教職工14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1100多人。國家級人才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閩江學者、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福建省高校領軍人才、福建省特殊支持高層次人才“雙百計劃”人選等省級高層次人才100多人,福建省高等學??萍紕?chuàng)新團隊2個,福建省本科教學團隊5 個,福建省研究生導師團隊2個。
現(xiàn)有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國家級一流專業(yè)、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yǎng)計劃等國家級本科教學項目10多個,省級本科教學項目160多項。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福建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5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14項。
近三年學生在各級各類學科專業(yè)賽事中累計獲得省級以上獎勵1300余項。近三年本科畢業(yè)生就業(yè)率均保持在97%以上。
學校與英國、捷克、美國、新西蘭、巴西、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qū)的幾十所高校開展交流合作。
近年來,特別是2017年以來,遵照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建設作出的“建設多學科大學”重要指示精神,學校制定實施“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全面推進“五個工程”建設,全面掀起“二次創(chuàng)業(yè)”新熱潮,堅定不移地朝著建設有特色、高水平的多學科大學奮勇前行。
“東西塔”
東為“鎮(zhèn)國塔”,高48.27米;西為“仁壽塔”,高45.06米。東、西兩塔是我國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對石塔。表現(xiàn)了宋代泉州石構建筑和石雕藝術的高度成就,成了泉州古城的獨特標志和象征。是中國古代石構建筑瑰寶。
“老君巖”
老君巖為代表的六處宋元時期的清源山石造像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橋”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陽江入??冢置叭f安橋”。于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歷六年竣工,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橋。因在江海交匯處造橋,江闊水深,工程艱巨,造橋者首創(chuàng)“筏型基礎”以造橋墩,種植牡蠣以固橋基,是我國古代重要的科學創(chuàng)新。該橋與盧溝橋、趙州橋、廣濟橋并稱為“中國四大古橋”。現(xiàn)橋長834米,寬7米,尚存船形橋墩46座,橋之中亭附近歷代碑刻林立,有“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橋北有昭惠廟、真身庵等遺址,橋南有蔡襄祠,祠內(nèi)有蔡襄《萬安橋記》宋碑。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泉州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考察景點之一。”
“學校大門”
“文科樓”
“實驗樓群”
“圖書館”
“陳偉利體育館”
“陳祖昌大禮堂”
“宿舍區(qū)”
“學生公寓”
“校園小景”
“校園小景”
“學術交流中心”(建設中)
“藝術樓”(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