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6666-588
400-6028-090
400-0035-665
400-6608-211
黨委書記 王左丹
王左丹,女,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黨委書記。研究生學歷,理學學士。
1985年7月在華南師范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yè)留校工作。1985年7月至1988年10月在華南師范大學電化教育系擔任學生輔導員。1988年11月至1996年5月在華南師范大學團委任副書記、書記(期間:1991年10月獲評思想教育講師,1993年11月至1996年5月任校團委書記、兼任省學聯秘書長)。1996年2月至1999年12月在華南師范大學學生工作部(處)任副部(處)長(期間:1996年5月至1996年6月在省委黨校黨務干部班學習)。1999年12月至2010年2月,在華南師范大學辦公室任副主任、主任(期間: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在中央黨校研究生院政治學專業(yè)在職研究生學習、畢業(yè),2004年7月至2010年1月任學校紀委委員)。2010年2月至2014年7月任華南師范大學任黨委副書記。2014年7月任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黨委書記。
學術專長:
高校黨建、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及學生事務管理等方面主持多項課題,發(fā)表論文多篇。
分管工作:
主持學校黨委全面工作。負責黨的建設、干部隊伍建設、宣傳、統(tǒng)戰(zhàn)、機要保密、扶貧開發(fā)工作。分管組織部、宣傳部、統(tǒng)戰(zhàn)部、外事港澳臺辦。聯系教育學院、數學系。
黨委副書記、校長 廖偉群
廖偉群,男,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研究員。
1983年7月蘭州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yè)畢業(yè),同年8月分配到四川醫(yī)學院(華西醫(yī)科大學)工作。1987-1990年,蘭州大學中國近代史專業(yè)學習,獲碩士學位。1990-2008年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工作(期間:2000年起任學校黨委宣傳部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2004-2006年兼任大學城校區(qū)黨工委副書記、黨政辦主任;2006-2008年任人文社科學院院長,學校黨委委員。2002年8月-2003年8月作為“廣東省第四批高層次管理人才”在英國萊斯特大學留學。1999年評為副研究員,2004年評為研究員。第九屆廣東省政協委員。)2008年10月-2016年11月任韓山師院黨委委員、常委、副校長。2016年12月任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
分管工作:
主持學校行政全面工作。負責學科建設、創(chuàng)新強校、審計、依法治校、校務公開、檔案工作。分管黨政辦、審計處。聯系政法系、中文系。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林偉雄
林偉雄,男,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研究生學歷,哲學學士,副研究員。
1968年9月出生;1991年7月在華南師范大學政法系政治教育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留校工作;1991年7月至1995年1月在華南師范大學辦公室任秘書、副科長(期間:1991年7月至1992年2月在深圳南山區(qū)參加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工作);1995年1月至1999年11月任學校團委副書記;1999年11月至2002年7月任學校團委書記(期間: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在中共中央黨校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專業(yè)在職研究生學習畢業(yè));2002年7月至2010年6月任計算機科學系黨總支書記、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黨委書記(期間:2004年3月至2004年7月在廣東省委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習);2010年6月至2014年11月任物理與電信工程學院黨委書記;2014年11月任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2016年6月任學校工會主席。
學術專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黨建和青年工作研究。
分管工作:
主持紀委全面工作。負責人才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學生工作。分管維穩(wěn)、監(jiān)察、干部、人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業(yè)、國防教育、藝術教育、體育、工會、共青團、關工委、計劃生育工作。分管紀檢監(jiān)察處、學生工作部【處】(人民武裝部、就業(yè)指導中心)、人事處、學校工會、學校團委(含藝術教育中心)。聯系體育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黨委副書記 段邦賢
段邦賢,男,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大學本科(雙學士)學歷,教育學學士、法學學士。
1984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廣州體育學院體育系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習(教育學學士)。1988年7月至1990年9月在廣州體育學院黨委宣傳部任科員。1990年9至1992年7月在中山大學政治學與行政學系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第二學士學位班學習(法學學士)。1992年7月至1992年11月在廣州體育學院黨委宣傳部任副主任科員。1992年11月至1999年10月在廣州體育學院團委任副書記、代書記、書記。1999年11月至2003年3月在河源市紫金縣人民政府任副縣長。2003年3月至2004年7月在河源市龍川縣任縣委副書記、紀委書記。2004年7月至2007年3月在河源市龍川縣任縣委副書記、龍川縣人民政府代縣長、縣長。2007年3月至2014年8月在河源市龍川縣任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期間2008年3至7月在廣東省委黨校中青一班學習)。2014年8月至2014年12月任河源職業(yè)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龍川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2014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河源職業(yè)技術學院任黨委書記。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任河源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河源職業(yè)技術學院黨委書記。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河源市人大常委會任黨組成員、副主任。2019年12月至今廣東第二師范學院任黨委副書記。
分管工作:
負責宣傳、統(tǒng)戰(zhàn)、干部工作,協助黨委書記抓基層組織建設、扶貧開發(fā)工作。分管組織部、宣傳部、統(tǒng)戰(zhàn)部。聯系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物理與信息工程系。
副校長 黃慕雄
黃慕雄,男,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副校長,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
1990年7月華南師范大學電教系電化教育專業(yè)本科畢業(yè)并留校任教。1995年至2002年任華南師范大學電化教育系電視教研室主任;2002年至2006年任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傳播系主任;2006年5月至2011年4月任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副院長;2011年5月起任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院長、擔任國家級信息傳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期間:2012年8月參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高校管理與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培訓班,2017年3月參加中央黨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干研修班,2017年6月參加廣東省委組織部在以色列理工學院舉辦的新技術成果轉化與孵化育成專題班)。2019年6月起任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副校長。
學術專長:
多年來從事教育技術學、新聞傳播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主要為教育信息化、新媒體教育和影像傳播。
分管工作:
負責全日制學生教學工作、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人事、評估、招生、培訓、對外辦學(附屬學校)、計劃生育工作。分管教務處(招生辦)、人事處(黨委教師工作部、離退休辦公室)、培訓與社會服務處、教師研修學院、網絡教育學院。聯系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外語系。
副校長 馬駿
馬駿,男,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副校長,研究生學歷,碩士,副研究員。
1991年7月在華南農業(yè)大學農學系本科畢業(yè)留校工作。1991年7月至1996年10月在華南農業(yè)大學農學系擔任輔導員,1996年10月至1997年3月在華南農業(yè)大學農學系任黨總支副書記,1997年3月至2000年7月在華南農業(yè)大學團委任副書記,2000年7月至2002年12月在華南農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任黨委副書記,2002年12月至2006年6月在華南農業(yè)大學校長辦公室任副主任(期間: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在職攻讀華南農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土地資源管理碩士學位),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在華南農業(yè)大學武裝部(保衛(wèi)處)任部長(處長),2008年6月至2010年7月在華南農業(yè)大學珠江學院任黨委書記,2010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華南農業(yè)大學校長辦公室任主任(期間: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兼任校友會秘書長;2011年10月當選廣州市天河區(qū)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011年12月當選華南農業(yè)大學第十二屆黨委委員)。2016年12月任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副校長。
學術專長:
高等教育管理
分管工作:
負責后勤保障、資產管理、安全保衛(wèi)、財務管理、培訓、非全日制學歷教育、對外辦學(附屬學校與教育實驗區(qū))工作。分管后勤基建處、保衛(wèi)處、資產管理處、財務處、培訓與社會服務處、教師研修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聯系計算機科學系、音樂系。
(廣州海珠校區(qū)正門)
(廣州花都校區(qū)正門)
學 校 概 況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是一所以引領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為己任,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普通本科師范院校。學校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設有海珠、花都兩個校區(qū),總占地面積535畝。設有教育學院等19個教學院系和基礎教育研究中心等15個研究機構,開設39個本科專業(yè),分布在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法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和經濟學等9個學科門類。全日制本科學生12000多人。
招生批次及類型
● 提前本科錄取批次:公費定向師范生(教師專項)。
● 本科錄取批次:師范、非師范;文理美音體各專業(yè)。
● 本科錄取批次:中外人才培養(yǎng)實驗班。
● 本科錄取批次:應用型本科協同育人項目實驗班。
教師教育特色
● 創(chuàng)建1個國家教師教育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2個校級教育實驗區(qū)。
● 與廣州、佛山、汕頭等地政府共建6所附屬中小學校。
● 教育部校長領航工程基地、教育部教師國培計劃基地,廣東省級中小學教師發(fā)展中心等6個省級機構設在我校。
● 廣東省80%以上的中小學校長在我校參加過校長培訓,50%以上骨干教師在我校參加過教師培訓。
師資力量
● 專任教師中有高級職稱175人,占專任教師總數35.4%,博士學位教師占35.8%。
● 30多人次榮獲“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南粵優(yōu)秀教師”、“南粵先進教育工作者”、“南粵教壇新秀”、“廣東省青年文化英才”等榮譽稱號。
科研學術水平
● 2017-2018年學校主持各級各類項目154項,其中國家級9項,省部級52項;自然科學類項目69項,人文社科類項目85項。
● 2017-2018年教師發(fā)表學術論文共681篇,其中北大核心論文數量為96篇,CSCD期刊論文28篇,CSSCI期刊論文38篇,在國際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tǒng)發(fā)表學術論文67篇,SCI論文52篇。
● 有省級特色重點學科:教育學、數學、生態(tài)學。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被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認定為“廣東省小型微型企業(y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示范基地”。
● “為樹眾創(chuàng)空間”被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為“廣東省眾創(chuàng)空間試點單位”。
● 參加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廣東省分賽及“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
● 2018年創(chuàng)業(yè)先鋒營遴選學生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學習“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精英海外研究課程”。
●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本科畢業(yè)生初次就業(yè)率均超過全省本科院校平均水平,畢業(yè)生就業(yè)質量和滿意度穩(wěn)步攀升。
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
● 與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奧馬哈分校、英國桑德蘭大學、英國紐曼大學、柬埔寨東南亞大學、臺灣屏東大學等10多所國(境)外高校簽訂了合作備忘錄或合作辦學協議。
● 開展了“3+1”和“3+1+1”學分互認模式的聯合辦學項目,拓展了具有國際視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
● 設立“優(yōu)秀學生海外研學項目獎學金”,與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以色列等高校合作開展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師教育和英語能力提升等研學課程。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現有廣州海珠校區(qū)和廣州花都校區(qū)。
廣州海珠校區(qū)地處廣州市廣州大道客村立交橋旁;廣州花都校區(qū)位于廣州市花都區(qū)迎賓大道天馬河東面。
海珠校區(qū)地處廣州市廣州大道客村立交橋旁,珠江南岸,緊臨廣州新地標--廣州新電視塔.
地鐵三號線與地鐵二號線換乘站客村站
公交車37 、204、83、206、882、178、197、184、131、53、139、14、大學城3號線等多路公交線
廣州花都校區(qū)位于廣州市花都區(qū)迎賓大道天馬河東面,圓玄道觀向東200米。
乘車辦法:到達花都區(qū)后,乘9路公共汽車(廣州火車站北站至新華工業(yè)園),途經花都客運站、汽車總站,在行政學院站下車。
花都校區(qū)地理位置示意圖(右鍵另存下載)
花都校區(qū)地理位置示意圖(右鍵另存下載)
廣州花都校區(qū)乘車辦法(下表)
參考乘車路線: | 參考票價 |
中山八路 237 | 11 |
市客運站 廣州客運站—花都客運站快線 | 11 |
東圃客運站 615 | 14 |
機場路電車總站 恒通快車 | 10 |
機場路電車總站 | 10 |
天河客運站 廣州-花都專線 | 14 |
芳村客運站 614 | 14 |
番禺北城車站 市橋直達專線-廣州北站汽車客運站 | 20 |
| |
坐以上路線到花都客運站(或者花都長途汽車客運站,)之后,轉花都公汽 9 路(2元),到迎賓大道西下車即可! 如果坐火車到學校,請在廣州火車北站(花都火車站)下車,然后轉9路。 |